都是損益平衡表的問題
這麼說吧 個人 公司 銀行 國家都有張損益平衡表
一邊是資產 一邊是負債
資產就是房屋啦 汽車啦 工廠啦 存貨啦 你自己啦
負債就是欠人家的錢啦 帳單啦 等等
而目前呢
大家都無法平衡這張表
因為大規模的資產減損
例如房屋跌價 股票跌價 商品跌價 買氣差
可是負債卻沒有變化
之前貸款買的房屋 貸款沒變 但是房屋價格掉30%
因為差額過大 要賣也無法平衡這張表
就只能破產 把資產送給銀行
銀行的不良資產增加 放款的能力就下降
利率在低也沒用 就會進入通貨緊縮
大家都盡量把錢省下來
只剩下一個沒良心和責任的政府法人會花錢了
因為他沒良心也無責任 因此所花的錢都沒效率
日本在1990年代就蓋了很多沒用的道路 橋樑
事實是都沒用 對經濟提振都沒用
我認為經濟冬天來到就學熊 躲起來睡覺
政府也好 亂搞一通不會改變任何太多的情況
因為在說一遍 這是全球性的問題
不只是歐盟美國的資產減損
中國巴西印度的過度投資也要修正
沒有全球性得眼光 是沒用的
PS.我ㄧ值認為經濟的發展是因為效率的提升而不是花費的增加
工業革命 能源 紡織 火車 汽車 半導體 電腦 網路 醫藥 等等
經濟發展的定義是生產加消費。如果生產效率提升會創造價值,刺激消費進而形成正向循環..就像IC產業在四十年來的發展。過度生產及投資泡沫都是經濟降溫、衰退的過程。政府擴大公共建設是過去美國渡過大蕭條的一個經驗法則,但是在人口減少的日本的成效不彰,甚至於造成政府赤字超過年GDP (美國是60% GDP). 這和超高儲蓄率的日本國民有直接的關連..最後日本企業只好直接投資生產國(中國)及消費國(歐美)才得到穩定的成長。現在這二條路都走不通了..因為歐美消費減少,中國也要減產應付。錢都跑到各國公債中冬眠..低利率也比倒債賠錢好,所以政府花錢做社會福利應是最好的投資...
Posted by: Fred | January 13, 2009 at 06:05 AM